1950年,为响应国家号召,石景山钢铁厂(1958年8月更名为石景山钢铁公司,1966年8月更名为首都钢铁公司,1992年3月更名为首钢总公司,2017年6月更名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职工积极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保家卫国。
20世纪50年代的鞍山钢铁公司,钢铁产量一度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被誉为钢铁行业的“共和国长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给马上就要来临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做好充足的物质准备,一场大规模的增产节约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天津钢厂线项新纪录,产品一级品率达到百分之百。
1953年10月27日,鞍钢无缝钢管厂生产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根无缝钢管。鞍钢无缝钢管厂是当时闻名全国的鞍钢“三大工程”之一,被誉为新中国无缝钢管的“摇篮”。
1954年6月13日,我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之一——包头钢铁公司建厂准备工作开始,首批工程破土动工。
1955年6月份,国家正式批准了武钢第一期工程的初步设计。从此武钢建设进入了紧张的施工阶段。
1956年3月26日,第一炉高温合金GH30在抚钢一炼钢车间3吨电弧炉试制成功。这是新中国第一炉高温合金。
中国炼钢界顶级规模的一次全国炼钢会议于1957年4月9日在上海举行,会议共进行了12天。冶金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钢铁工业综合研究所、黑色冶金设计院、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有关高等院校等方面的冶金专家、教授、工程师、厂长等出席会议。
1958年9月13日,亲临武钢1号高炉观看出铁。这一刻,标志着武钢建成投产,也标志着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钢都诞生。
1961年2月12日,朱德同志到福建省三明钢铁厂视察。朱德同志有感于三明重工业基地取得的成绩,临别前赋诗《三明新市》。
1962年,江西新余钢铁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做好基建工程维护、转炼锰铁、精简职工等方面的工作,在当年摘掉了亏损帽子。
1963年11月18日,由原冶金工业部武汉建设公司承建的马鞍山轮箍厂成功试轧出我国第一个轮箍。
1964年12月24日,新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石钢(首钢)诞生。这是我国在没有从国外引进任何软件、硬件的情况下,自主建设的当时最先进的炼钢转炉,揭开了我国转炉炼钢的新篇章。
上世纪60年代,鞍钢提出要创“四朵大红花”(红矿浮选回收率超美国、高炉高压低消耗、双床平炉炼低合金钢、轧钢要创世界水平)。
1968年5月,河北石家庄钢厂将6号55立方米高炉(今河钢石钢2号高炉的位置)改造修复后复产。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加大电炉钢的生产。1969年3月,从瑞典引进的50吨电炉在太钢建成投产。
1970年,湘钢(现属于华菱集团)1号200吨倾动式平炉建成投产,结束了湘钢作为一个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建厂10余年不能炼钢的历史,真正的完成了湘钢铁、钢、材全流程生产。
1971年攀枝花朱家包包铁矿狮子山万吨级大爆破成功起爆。这次爆破共用炸药10162.20吨,爆破岩石1140万立方米,是迄今为止我国矿山建设史上最大的一次爆破,为攀枝花的开发建设立下了功劳。
上世纪60年代,唐钢(现属于河钢集团)先后对炼铁、炼钢和轧钢系统来进行改造和建设,提高了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1972年8月14日,经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唐山钢厂更名为“唐山钢铁公司”。到1972年底,唐钢工业总产值实现29878万元。
1973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5年后,途经的货运火车全部经大桥过江,结束了部分货运火车由轮船摆渡过江的历史。据悉,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共使用6.65万吨钢材,大桥主桥结构钢梁用钢全部由鞍钢研制生产,钢梁总重3.158万吨,均使用鞍钢研制生产的16Mnq低合金高强度钢。
1974年9月7日,武钢(现属于中国宝武集团)一米七轧机工程破土动工。该工程是武钢从西德、日本引进成套设备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国一冶承担了部分项目施工建设。
1975年7月,包钢生产的第一批140mm石油套管正式下线吨。这是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批石油套管,它的诞生结束了中国石油套管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历史罕见的大地震,唐钢(现属于河钢集团)设备被严重破坏,资产损失三分之一。唐钢人仅用28天就炼出了“抗震志气钢”,同年11月底唐钢全面恢复生产。
1977年2月11日,冶金工业部要求鞍钢、武钢、包钢、太钢、首钢、马钢、酒钢、湘钢、昆钢、济钢等重点企业,着手制订全面恢复生产的方案。
1977年12月2日,济钢(现属于山钢集团)炼铁车间4号255立方米高炉建成投产。
1978年9月8日,雄卧在厂房里的“轧机之王”——4200mm轧机终于建成投产。在国人期待的目光中,共和国的第一块宽厚钢板在舞阳钢铁公司呱呱坠地。
1979年9月22日,舞钢成功轧制出新中国第一块大型铜钢复合板,被国人誉为“争气板”。从此,我国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建设所用特殊钢板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被彻底打破。
1980年3月5日,当时的冶金工业部向国家经委写了拟于1980年7月1日恢复出版《冶金报》的请示报告。
1981年12月18日,国务院清理基本建设在建项目办公室批复,同意舞阳钢铁公司(现属于河钢集团)恢复建设。
1982年2月11日,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财政部同意“六五”期间对酒泉钢铁公司进行配套建设。
1983年9月17日,太钢第三炼钢厂18吨不锈钢氩氧炉外精炼炉(AOD)正式投产。
1984年2月15日,视察宝钢并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1986年3月23日,昆明钢铁公司第一炼钢厂改造工程开始施工。该工程包括新建6吨氧气顶吹转炉2座、300吨混铁炉1座,及相应的辅助设施。
1987年8月22日,冶金工业部决定投资350万元,在承钢(现属于河钢集团)炼钢厂建立顶底复合吹炼试验基地。
1988年3月24日,凌源钢铁厂与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宝国老镇韩古屯村的保国铁矿合并,改名为凌源钢铁公司。
1989年12月份,安钢在全国58家地方钢铁企业中率先实现年产百万吨钢。
1990年,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出现困难,鞍钢工人正在进行生产经营大讨论。
1992年12月2日,江苏沙钢集团在张家港市正式成立。1992年沙钢集团已能生产9个系列35种规格的窗框钢,成为国内最大的窗框钢生产基地。
1993年12月3日,由香港中信泰富投资控股的合资企业——江阴兴澄钢铁有限公司举行合同章程签字仪式。
1995年唐钢(现属于河钢集团)实现了全连铸生产,彻底结束了延续50多年的模铸钢锭历史,成为全国十大钢厂中率先实现转炉炼钢全连铸的企业。
1996年2月29日~3月2日,全国学习推广邯钢经验暨企业管理工作会议在邯钢召开。
1997年11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南三大钢铁企业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衡阳钢管厂(均创建于1958年)联合组建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998年7月4日,马钢万能型轧机轧出了第一根大H型钢,并全线贯通,为马钢大H钢投入试生产创造了条件。
1999年3月,国家“九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鞍钢新轧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破土动工。该项目是我国第一条依靠自己力量研制的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万吨不锈钢改造工程全面开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太钢形成年产10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进入世界不锈钢10强行列。
2001年12月28日上午,我国最后一座大型平炉在包头钢铁(集团)公司关停。包钢1号平炉既是包钢第一座、也是我国最后一座大型平炉。
2004年12月29日,攀枝花钢铁集团轨梁厂成功轧制出中国首支100米长尺钢轨。
2005年3月1日,由中冶集团宝冶建设承建的宝钢“十五”重点项目——5米宽厚板轧机一期工程热负荷试车成功。当时,建设5米级宽厚板轧机在我国是第一次。
2005年12月15日,我国首批时速350公里高速钢轨在攀钢轨梁万能生产线问世,铺设在陇海高速铁路线日,时任中央到首钢京唐公司钢铁厂建设基地考察。
2007年,鞍钢收购了金达必金属公司12.94%的股份,成为国内钢铁行业第一家参股国外上市矿业公司的企业。
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合资成立的宝钢维多利亚钢铁项目开始启动,成为宝钢首个海外投资项目。
2009年10月,亚洲第二、中国最大的沙钢5800立方米高炉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450万吨。
2012年5月28日武钢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在广西防城港全面开工;5月31日,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在湛江东海岛全面展开建设。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两大载体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2012年9月28日,武钢收购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旗下激光拼焊集团。12月份,由河北钢铁集团、天津物产集团、俊安公司、中非发展基金共同组建的中方联合体,以及南非工业发展公司,与力拓集团签署最终协议,确定收购力拓集团和英美资源公司所持有的南非PMC公司74.5%的股权。钢铁企业国际化经营取得新进展。
2013年8月,鞍钢完成了建造首艘国产航母所需的甲板钢、球扁钢等关键型号钢材的生产,为国产航母建造提供了70%的航母专用钢材。2013年,宝钢全球首发第三代超高强钢QP980热镀锌产品,有力支撑了汽车行业的轻量化发展以及车辆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
2014年9月17日,中国首艘货油舱耐蚀钢示范油轮——“大庆435”号举行了完工仪式。这标志着中国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规定要求,建立大型油轮用耐蚀钢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同时,我国首次形成了钢材产品“产学研检用”一体化的协作创新模式。
2015年12月22日,上午7时30分,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杭钢半山钢铁基地生产线上用完了最后一批坯料,流水线结束最后一道工序,机器设备也永久地停在了这一刻。
2016年,《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计划(2016-2020)》实施,提升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7年6月22日,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在山西太原考察企业。
2018年,太钢研制出厚度仅有0.02毫米、宽度达到600毫米的“手撕钢”不锈钢精密箔材,居世界领先水平。
2018年,中国大高炉、转炉技术实现出口,钢材出口6934万吨,一批产品实现全球首发。中国宝武、河钢集团、沙钢集团、鞍钢集团、首钢集团携手进入世界500强。
从2019年开始,中国钢铁行业产能置换项目进入投放高峰期。根据各省份公告的产能置换信息统计,2019年-2020年,我国新投产的炼铁产能有13455万吨,炼钢产能有16061万吨,其中有电弧炉产能4378万吨。2019年6月2日,安徽省国资委将马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中国宝武将成为公司间接控制股权的人,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2019年10月,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正式就任世界钢铁协会第41任主席。
2020年8月19日上午,习走进中国宝武马钢集团优质合金棒材车间,冒着高温察看生产运作情况,并同劳动模范、工人代表亲切交流。
2020年8月21日,山西国资运营公司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太钢集团与中国宝武的联合重组,这是宝武完成对马钢、重钢重组后又一重大决策。而在完成重组后,宝武集团将迎来“亿吨宝武”的钢铁时代。
2020年9月11日,民营钢企敬业集团正式收购广东泰都钢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敬业集团今年以来继收购英国钢铁公司、云南永昌钢铁后的又一动作。
71年波澜壮阔,钢铁工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业现代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奏响了工业强国、制造强国的时代凯歌!